第六百二十章 仙君不打工三十九

近两个月的时间过去,炎热的酷夏早早降临于江城,唯有清晨太阳还没出来时方能寻到些微凉意。

唐玉斐总算将宅邸都布置好了,两人也在江城正式安了居。

粉白的墙壁上满是翠碧的爬山虎,外院中间放置了古朴的大鱼缸,里面养着好几条活蹦乱跳的红白锦鲤。每日阳光洒落时,波光粼粼的水面会将光影投射在墙上,斑驳浮沉,暗影幽幽。

内院中有一片独属于唐玉斐的小药田,她找匠人从附近河道挖了小渠引水,这样就无需日日去河边提水浇灌药材了。她还在药田旁搭了个丝瓜架,剩余的地方便随手撒了些番茄种。

至于宅子里其他显得单调的地方,殷不疑就抱了几盆花草来作点缀。唐玉斐知道他在涧山宗时便会抚花弄草,或许是不疑峰没有这些,他很感兴趣。

每日早晨和傍晚,唐玉斐都会出门在河畔支起医药摊子。但她年纪轻轻,又刚来不久,江城来找她看病的人并不多。

唐玉斐也不着急,有人来就照例问诊开药,在家时便细心照看她的药材们,顺便修炼。

院中的古榕如今日夜浸泡在浓郁的灵气中,枝叶更是繁茂翠绿的如同翡翠,树身遒劲连个虫眼都没有,入眼生机勃勃,精神抖擞。

殷不疑曾问过唐玉斐,会不会觉得树下太空了些,如果她愿意,可以搭个秋千让她玩。

但唐玉斐想了想,觉得秋千不太合适,便让人打了一张石桌和两张石凳放着。石桌上刻有棋纹,她和殷不疑闲来无事的时候可以坐着对弈几局。

另外,她也不想让殷不疑看见秋千想起敛华峰上的景象。

而比起唐玉斐的清闲,殷不疑就要忙上许多,他在附近一家学堂做了教书先生。

唐玉斐初闻时觉得惊讶,但细想之下,又觉得确实挺适合他。

殷不疑褪去仙姿后本就像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充满书卷气的模样令邻里街坊很是信赖。他在仙界活了几百年,其所见所得教这帮刚要识字的孩子一点问题也没有。

不过,唐玉斐也是第一次知道,殷不疑的字写的非常惊艳。

他握笔如执剑,静心凝神时,眉宇间专注到不自觉透出几分凌厉,而他笔下的字也如碑帖一般,笔力遒劲,端正大气。

学堂里有饭堂,但唐玉斐偶尔闲着没事干会下个厨,午时把温热的饭菜给殷不疑送去。若是下雨了,她会收了医摊给他送伞,之后两人一道回家。

当然,学生们闹腾,殷不疑不是每次都能准时放课的。

学堂不远的地方开了家冰饮铺,唐玉斐偶尔贪凉也会去买,或是酸梅汤,或是蔬果汁,或是清香的花茶。她慢悠悠喝完,还会装一份放进随身携带的小水壶里带去找殷不疑。

路旁盛开着一丛丛茉莉,洁白小巧的花瓣散发出清雅馥郁的香。

已是放课时间,唐玉斐还未走到学堂门口,已经听到里头闹哄哄的声音。

“先生,我还没做完课业,可否再等我一会儿?”

“先生,这考卷一定要我阿娘签字吗?我若是考得不好,会挨揍的。”

“先生我肚子疼,想去恭房。”

“先生先生......”

唐玉斐透过学堂一侧的支摘窗,看到殷不疑被一帮不及他腰身高的学生包围着,一个个扯他的袖子。

虽然这景象已经见过几次,但唐玉斐每次都忍不住笑。

谁能想到仙界一个徒弟都不收的不疑仙尊,在人界突然有了这么多学生呢?

唐玉斐在学堂外站着没动,殷不疑却仿佛察觉到什么,扭头朝窗外看来。

他眉目间依旧是一派温和模样,只偶尔对着调皮捣蛋的学生会露出几分严厉。见她在外面等着,殷不疑便板起脸,一一答了学生们的问题,将他们遣散放课。

下了学堂的孩子们飞奔出来,见到唐玉斐时挨个礼礼貌貌地打招呼:“师母好!”

唐玉斐也已经习惯,都笑着应了。

最后一个出来的才是殷不疑,他执了两卷书和一叠卷子大步行来,问道:“等了很久么?”

只站了这么会儿,唐玉斐的额角已经渗出些薄汗,殷不疑便从袖中取了随身绢帕,替她细细擦了。

“没有,我刚来。”唐玉斐说着摘下腰间的小水壶递给他,里面装着的是酸梅汤,酸甜解暑。

“喏,给你带的,还冰着呢。”

殷不疑接过之后小抿了两口,又将水壶递还给她。

他不贪凉,也不贪嘴,只是唐玉斐有兴趣给他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唐玉斐也知道他就是尝尝,再把水壶接回来说道:“来时已经喝了一大份了,迟点再喝吧,肚子都撑了。”

殷不疑便笑着点点头。

两人并肩往回走,唐玉斐会同他说些今日出诊碰到的趣事。

谁家小孩腹疼不止,肚子鼓了个包。家人还以为是生了恶疾,谁知是只进不出,腹中杂质堆积太多了。

谁家姑娘胳膊上生了疹子,三五日都没好,奇痒难耐,她便用药草替她调制了盒药膏,让她日日涂抹。

殷不疑静静听完,这才开口跟她讨论学堂里的事。

“明日放课会晚一些,你不用来接我。学生刚小考完,有个家长会。”

“家长会”这一说法是唐玉斐提出来的,同学生的父母定期交流一次,能让他们知晓自家孩子在学堂里的情况如何,课业如何。

当然,考卷要让父母签字也是她给的建议。

江城人家都很关注自家孩子的课业,对“家长会”一事也很看重。

唐玉斐点头应好,又挨的离殷不疑近了些。

不知道为什么,靠近殷不疑的时候,夏日的酷暑也能减弱许多,她觉得很舒服。

两人回到家时天色未暗,殷不疑还要批改卷子,就换唐玉斐去厨房做饭,之后两人直接坐在院中的石桌上吃了。

饭毕后,殷不疑点了盏烛火温书,唐玉斐就在一旁安静修炼。

数月来的每一日都是这样平静安和的度过,一如江城普通人家。

而听闻这宅子不干净的人本以为他们在这里也住不了多久,但偶尔开门时,他们见原本荒凉的宅邸已经被二人打扮的十分漂亮温馨。待到种下的丝瓜和番茄熟了,唐玉斐还会亲自登门,送去给周围邻居。

他们一个是先生,一个是医师,又都相貌极好,性格温和,同傍水而居脾性如水的江城人很合得来,江城人也很快接纳了他们。

南方多水,时常会逢阴雨天,隔天下午乌云便笼罩江城上空,遮盖了炎炎烈日。

不久后便是细雨绵绵,如毫如絮,清凉的雨丝给晒的发烫的地面带来几许凉意。

学堂放课后,学生们从堂内出去,个个有些忐忑地站在廊中,而他们早已等候在外的父母便找到自家孩子的位置坐下。

殷不疑将小考的考卷一一分发下来,逐个讲述学生近段时间的情况。

他语气温和,谈吐文雅,向来是鼓励和夸赞居多,家长们听的连连点头,神情也放松不少。

待到家长会结束后,屋外的雨势反而更大了些,使得光线有些昏暗。

一些不急着走的家长便在学堂内稍作停留,几个妇人打扮的女子牵着自家孩子,略带好奇地同这位温和有礼的先生聊起了天。

“殷先生,你家夫人今日没来接你吗?你可带伞了?”

殷不疑轻点了头:“带了的,今日放课晚,我便没让她来。”

“你家夫人年纪轻轻,医术却了得,药用着比别家医馆更好,收的诊金还便宜。”

“我的脸皮干燥,你家夫人特地给我用丝绢裁制了面贴,我用了几天,觉得好多了。”

凡是夸唐玉斐的,殷不疑都面带微笑仔细听着。

其中一个妇人又八卦道:“殷先生,你跟你家夫人成婚多久了,准备什么时候要个孩子?”

殷不疑愣了愣。

“是啊,你们如今在江城安居,之后的孩子也会留在这里吧,你家夫人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我看还是女孩好,我家男娃太调皮了些。”

“殷先生和夫人长的这么好看,生下的孩子也一定很俊俏吧。”

妇人们言辞大胆,边说边笑,殷不疑却听的没了声,白皙的脸上隐隐有些红。

“殷先生,你怎么还害羞了呢?先成婚后生子,这都是常事。”

殷不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她们的话,成婚,生子,这些都是他未曾考虑过的事。

如今被人提起,犹如醍醐灌顶。

自相遇起,他和唐玉斐便一直在一起,也会做些亲密之事。他曾问过她的心意,她说他们是天地间独一无二且密不可分的存在。

修仙之人性情淡泊,对俗事亦看淡许多,并不拘泥于一纸契书。但人界对名分一事像是极为看重,他们如今一同生活,若不是名正言顺的夫妻,是否不合适?

殷不疑缓缓皱起了眉毛,是在认认真真思考这个问题。

不过,不管是做道侣还是做夫妻,他都得问过唐玉斐是否同意。

见殷不疑不说话了,神情也显然比之方才要更加严肃。妇人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都熄了声,不知是不是哪句话让先生不高兴了。

谁知殷不疑沉思半晌,这才抬起头,斟酌着问道:“你们这儿,成婚有何规定?”

妇人们被这个问题问懵了,个个面露不解。

殷不疑见她们像是没明白,又换了个问法:“就是......要如何让一个女子嫁给你?”

妇人们瞪大眼睛,语气间带着不敢置信,表情也略微奇怪了起来:“殷先生,该不会,你跟你那位夫人其实还未成婚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