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洞府雕塑

杨岱摇摇头,平静如常,对付这种入了魔的货色,根本不用费什么力气。

只见他抬手一挥,一股无形波纹荡漾开来,那道人立刻被击飞了出去,狠狠砸在了远处的石壁上。

落下时,道人七窍流血,眼耳口鼻溢血,显得格外狰狞恐怖。

而且他身体内还传来噼里啪啦的脆响,像是骨骼尽碎了一般。

“你,究竟是谁?为何能够伤我!”

道人艰难开口,满眼惊惧的看向杨岱,自己不是应该羽化飞升了吗,为何此人却能打败自己?

“你急于求成,不懂循序渐进,反而强行炼化这蝎卵,虽短暂提升实力,但也被这蝎卵寄生,若再继续,必死无疑!”

杨岱开口道,语气平淡。

“我不管,我要成仙,我要成仙!!我是绝世天才!”

听到杨岱的话后,那道人情绪愈加激动起来,整张脸扭曲,像是一个疯子,他挣扎爬起,再次冲杀而来。

他头上的蝎尾一甩,带起呼啸之音,直刺杨岱胸膛。

“不识好歹。”

杨岱伸出两指,猛然夹住了蝎尾尖端。

砰地一声。

他两根手指微微一用力,顿时那蝎尾就被他硬生生掰断。

鲜血淋漓间,杨岱屈指连弹几下,每一指点下,道人的眉心都会炸开一团血花,眨眼间就毙命了。

道人瞳孔涣散,已经没有了丝毫生机,躺在血泊中。

杨岱神态平和,恢复了本相,缓步走了上前,蹲在道人尸体旁,检查了一遍对方的衣物,想找到一些宝贝,可惜却一无所获。

这道人穷的可以,除了一件破烂的布袍外,其余的东西早就消失殆尽了。

“尘归尘,土归土吧。”

杨岱轻叹一声,双手捏诀,捻出御火术,顿时道人的尸首瞬间燃烧起了火焰,转眼间就彻底消失了。

杨岱站起身,他目光环视四周,这山谷的南面,还有一个大家伙,足足有七八丈高。

杨岱使用法眼,打量着对方,最终确定了这东西正是毒螯大王。

它浑身通体漆黑,犹如墨汁凝聚,尤其是脑袋部分,更是如一颗巨大的肉瘤,上面长着许多小触角,十分怪异。

它的左肢是一个巨大的螯,右肢似乎没有进化完全,钩子一样的爪子,寒芒闪烁,让人望而生畏。

而这毒螯大王的尾部,很奇异的生有三尾,这三尾并非普通的倒钩,呈螺旋状,一旦被卷住,便极为危险。

不仅如此,毒螯大王背部还生有一排锋利的尖刺,如同一柄柄刀片一般,一旦被缠上,必死无疑。

此时此刻,毒螯大王似乎也感觉到了有人在盯着它,它忽然将注意力放在了杨岱的身上。

两者灵识碰撞,一股磅礴的精神威压席卷而来,令毒螯大王浑身剧烈颤抖,仿佛遇到了大敌一般。

谁胜谁负,在这一刻,立判高低。

毒螯大王似乎是在思考,片刻后,它忽然发出一阵古怪的嘶吼声,随后,它居然朝着杨岱的方向匍匐而去,似乎在示弱。

不消片刻,一位身着云锦大袖白衫的年轻男子从林间缓缓而来。

他不过二十岁出头的模样,模样略微清秀,皮肤细腻,五官柔美,嘴角含笑,颇具书卷气息。

只不过他看到杨岱的时候,明亮的眸子中闪过一抹阴沉,隐约透露出一股忌惮,不过只是稍纵即逝,被掩盖了下去。

“仙长是谁?”

青年来到近前,他深吸一口气,抱拳拱手问道。

看到这青年,杨岱眼睛眯起,他上下打量着对方,突然笑了

“怎么?你怕了么?”

这青年闻言面色不变,依旧客气的说道

“不知仙长驾临,冒犯之处,请恕罪。”

“你倒是谦虚有礼,在下看你修行有成,不与你为难,在下来此已办完事,告辞了。”

杨岱说完,准备走时,那青年却忽然开口

“仙长请留步。”

杨岱停下脚步,转头望向他,问道

“怎么?你还有何事?”

“晚辈的洞府中有一处奇异石碑,上面刻有字迹,或许对仙长有用。”

那青年说着,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杨岱闻言,目光微亮,但脸上的表情却不动声色,只是微微颔首

“既然如此,带在下过去看看吧。”

“仙长好胆量,真不怕是陷阱吗?”

青年目光一闪,笑着问了句。

“呵呵……我既敢来,自然是信任你,请带路吧!”

杨岱神色泰然自若,丝毫不把对方的试探放在心上。

青年眼中掠过一丝诧异,但很快,他就收敛了这份讶异,笑容不减,转身在前面带路,朝着另一个方向而去。

“在下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

杨岱跟在对方身后,闲庭信步般,开口询问道。

“晚辈是赤尾大王蝎修炼成精,哪里来的姓名啊。”

青年微微欠身,恭敬的回答道,他说的是实话,随后又笑了笑

“我这个人喜欢交朋友,不介意的话,仙长愿意和我这个蝎妖做朋友吗?”

“如何不可?别仙长仙长的叫了,我听不习惯,在下姓杨,名岱,只是微不足道的山野闲人罢了”

杨岱点头,并未纠结这称谓,他笑着问道

“不知你这山谷之中,还有什么厉害的妖怪?”

“回杨先生的话,飞荒谷中目前称得上有道行的妖怪只有我一个罢了,其他都是些小喽啰,不值一提。”

青年微微摇头道。

杨岱点了点头,没有多问,毕竟每个人的机缘不同,不可能人人都有仙缘,有些机缘只属于自己。

很快,二人就来到了毒螯大王所谓的洞府’。

这是一处巨大的岩洞,内部干燥且宽阔,地面上有些枯枝败叶,显得凌乱不堪,还有不少赤尾大王蝎的卵,密密麻麻,数不胜数。

那块石碑也只剩下了一半,杨岱仔细看去,上面的字迹虽然有些斑驳,但勉强还能辨认。

玉清紫元君。

而不远处还有四个塑像,雕工粗糙,早已经风化严重,只有轮廓还保存着,但看上去已经模糊不清,辨认不出原形了。

“玉清紫元君?”

杨岱喃喃了一句。

“杨先生知道这是谁?”

青年目光一亮。

“听闻过一二,骊山老母。”

杨岱随口答道,表面波澜不惊,实际上内心却掀起滔天巨浪,这块石碑记录的,赫然正是骊山老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