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半年总结(下)

接下来汇报的是研究院和学校。学校的情形苏圣平比较清楚,但对这个用钱大户和大业基础的所在,他还是很重视的,抽空用了一天时间再重新梳理了一遍了,包括管理方式、学生培养、课程安排、课本编写都进行了梳理。

给苏圣平最大惊喜的是研究院。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投入了大量钱财用来打基础,苏圣平这个二把刀现在已经无法更多的指导他们的工作,最多只能是灵机一动的指点,研究院自己已经走上了向前发展的道路。各个研究院的自我研究、联合试验等进行的如火如荼,到了现在终于引来了一次爆发。

最为关心的军事科技上,炼钢技术取得了进步,要不是受到地理位置、煤矿等原料供应的限制,产量将会十分惊人。尽管如此,崇武铁矿山的钢铁产量已经完全足够国民军制作铠甲兵器和宝岛民用。因此,苏北蒋子明新军生产的钢铁主要用于民用了,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生产条件。

同时,两样装备如今已经基本成熟。一个是炮弹,也就是所谓的开花弹。化学和格物研究所的不断试验,完善了计量装置,硫磺、硝石、柳枝碳的比例进一步精确,混合了蛋清之后,制作成颗粒状的火药,再用薄铁皮组装起来的“手雷”威力更大。随着火药技术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是火炮技术取得了进一步突破。

劳尔来到泉州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仅在这里娶了老婆,还能跟随令谷英学习冶炼知识,加上他自身的见识,很快就融入其中,在崇武铁矿山厂区和冶炼所、格物所谋得一席之地。碍于现在铸炮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苏圣平不想尝试无意义的大型火炮,而是让研究制作虎蹲炮这种便于携带又具有重要作用的火炮。

苏圣平知道的铸炮方法是泥型铸炮,但是对于泥土里的水气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高温的铁水一浇进去,泥型里只要有一丝水分就会立即蒸发在炮管里形成气泡。这气泡可是火炮的大害,很容易导致炮壁脆弱导致炸镗,平均生产十几门炮才能有个别的一根能用。但也正是这能用的一根,试射之后,让参与研究的人仿佛打了鸡血,一个个费尽心思想要攻克这一技术难题,否则十几门才有一门能用,耗费实在太大了。

不过不要紧,只要有了研究方向,难题总有攻克的一天,为此苏圣平特意让信息部在崇武山中找了一处秘密所在,专门用来试验制作这种火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研究人员竟然直接研究出铁模铸炮。

用铁模铸造炮时,先在模的内表面刷上用细稻壳灰与细砂泥加水和成的涂料,再涂刷极细煤粉调制的第二层涂料,然后箍紧铁模,烘热,浇入铜水。待凝固后,立即脱去铁模,趁炮身还是红热时,清除毛刺,得到成品。如此这般,火炮总算可以正式制作并投入使用,能将重四斤的铁球射出近四百米。

这一事项,目前被列为国民军第一序列机密,所有参与研究的人员除了获得高额奖励之外,同样签署了保密协定。苏圣平甚至摒弃了不搞株连的法律原则,声言但凡有人泄露技术,全家都要受到惩处。

火炮制作完成,接下来就是要训练炮兵。目前这虎蹲炮只制作了三十架,就立马进入停产状态,只是在宝岛建立起一座工坊,随时可以投入生产。造出来的火炮主要是要来训练,训练地在离新城镇三十里的一处地方,训练的内容主要是操作规程和瞄准。如今已有炮兵近五百人,等确实需要的时候,虎蹲炮大量生产,这些炮兵就能够投入战场。

除了军用科技取得明显进步,民用技术的发展成果同样令人期待。尤其是现阶段,某种程度上,苏圣平体系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虽说烟酒等东西的市场进一步扩大,但是今年国民军改编、建设学校等事将会花费大量银钱,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至关重要。

经过技术的积累,因为制作肥皂,研究出了牙膏,说起来简单,只要在制作肥皂的时候不进行盐析和碱析,那些粘稠的液体就混合在一起,然后再在里面加入了磨成粉末的石灰粉和粘稠的树胶,果然就得到了一种含有肥皂和石灰粉的膏状物,这就是可以使用的牙膏了。

得益于海带,海带里夹杂着好多的褐红色的石花菜,先把石花菜放在温水里浸泡,再把事先发好的酸奶倒进打酥油的木桶,不停地搅拌,酸奶上浮起来一层白色的奶油。

再把泡好的石花菜放在锅里煮,煮成粘液后,放在经硝石制成的冰块上冰凉,取出上面的一层。然后在锅里放豆油、白砂糖,放在油锅里熬糖,等到冒泡的时候,把奶油、牛奶、煮好的石花菜明胶一起倒进去熬制,让牛奶彻底的收干变成了粘稠的液体,然后倒在案板上,晾一下趁着糖还没有固化,用刀切成奶糖状,等凉透后就是“大白兔”奶糖了。

还有一个就是火柴。制造火药用了硫磺,只要把硫磺和磷研碎混和后用蜡沾在木棍上,在涂有红磷的纸片上一划,就会冒出火焰。难的是红磷的制作,朱旭东研究了好长时间才掌握这项技术,现在也可以投入使用了,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这几项技术已经十分成熟,还有就是已经成功了七八成,得益于蒸馏技术进步后进一步使用的香水,目前已经在宝岛新城镇大量制作,今年秋天开始就会销往各地。牙膏和香水因为工艺流程中涉及现有产品的一些机密,苏圣平准备自己生产,肥皂和香皂工厂以及新建的牙膏工厂将建设在宝北基地,香水和酿酒工厂将会建设在宝南基地。

奶糖和火柴这两项技术,苏圣平准备拿出来卖掉,以技术入股占有股份,让华夏商会的会员来建设工厂,让研究院自己有收入,免得日后一直要投入大量银钱。这也是为日后的专利技术做准备。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关键性的技术也接近成熟,苏圣平对此非常期待,尤其是民用的烧制玻璃和飞梭织布,军民两用的轴承和弹簧。这些技术一旦成熟,并且投入使用,带来的经济和军事利益将十分巨大。当然,还有农业生产的龙尾车、商业用途的印刷技术等等。

目前,算上宝岛那边,苏圣平已经建立了教育体系,分别是宝岛那边的小学,泉州这边类似于专科学校的学院,还有就是类似于研究生学校的科学研究院。还有就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战训学堂和民政学堂。假以时日,将会为他源源不断输送各种需要的人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