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回无道昏君信谗言沈家满门被抄斩

第七回无道昏君信谗言

沈家满门被抄斩

却说明王朝从此以后也就江河日下,一蹶不振!日益衰败,其原因,首先是妖孽乱朝,后宫得宠,皇家内讧,朱高煦反叛举兵。其次是,朝廷为监视地方官员遍撒眼线,又设东厂、西厂,接连出现了王振、汪直、刘谨、魏忠贤等宦官专权,致使外寇入侵,内乱外患,兵火连结,战事不断!才有英宗皇帝土木堡被俘受辱。后来又出了个严嵩祸国,使大规模地农民起义运动前赴后继,接连不断!使内乱的战火俞燃俞烈,直至最后李闯王进北京,末代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以上事实都足以说明了,明王朝中后期的黑暗与腐朽!咱们还是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奸臣张番二次动本奏请皇上,让昏君传旨要抄斩沈王爷全家!要说他也是利令智昏,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为所欲为。奸佞张番领了皇王圣旨,下殿去点了三千御林军,他们一不擂鼓、二不鸣号、三不扯旗、四不放炮,也不招摇过市,而是悄悄地走背街、越小巷、穿胡同,直奔沈王府里去抄家拿人。没等到沈王府跟前,张番就立刻下令包围了沈王府,并又亲自带着一部分人进去,不容分说,不论男女老少,见人就抓,逢人就捆,也不管是谁,或主人、仆人,年纪大、年纪小,都是倒剪双手拴住。一会儿功夫,沈王府里二百多口人,就全被拿下绑了!接着张番又传令,除了留下五百御林军,让两名小头目负责,在此继续查抄清点财物外,其他的大队人马都由他率领,押解住沈家一门老小,是推推搡搡往法场而去!这正是:

人在家中坐,祸事天上来;

若该三枪死,难脱一铁叉。

且说御林军押着沈家一门老小行走在大街上,老百姓见了无不吃惊!那看热闹的人也也非常多。尤其是一街两行的开店铺里,无论是伙计和掌柜的,一听说沈王爷全家被抄的消息,大都关上了门!他们从门缝里瞧着一队队官军,押着被五花大绑的沈家老小,都情不自禁地表示同情。甚至有人气得胡敲乱摔自己家里的东西,也有意弄出劈里啪啦的动静来!同时,还有人不停地在叫骂,以表示心里的不平和愤慨!……

那些走在押解人犯前面的人则喊叫!让大街上的行人和看热闹的都要回避!谁要是动作慢了就挨打,如若不听准被抓!所以,老百姓都称他们为“净街虎”。而看热的人群中,大家说什么的都有,不用说就有同情者,他们认为老沈家冤枉;但也个别少数人讲风凉话的,他们说:“老沈家人被抓活该”。其理由是:那沈王爷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光他们一家,就连亲朋好友都能鸡犬升天!他们维护的是皇家利益,可是我们黎民百姓也没得到什么好处。然而,那些跟在后边看热闹的人,就犹如潮水一般,是有说有笑,有哭有闹!既有窃窃私语者,又有大声喧哗者,也真够热闹了。

杀人的刑场就设在菜市口,那里也是朝廷经常杀人的地方,而那里是一片空白地,其面积少说也有两三百亩,在那里到处都栽有木桩,名曰“斩桩,”也是专门绑杀犯人的。靠一边还搭了个凉棚,被称为监斩棚,里面放有桌椅,是专供监斩官坐在里边,问事和办公用的。沈家一门老小共有二百多人,全都绑在了斩桩上,单等天到午时三刻,炮响三声以后就开刀问斩!而监斩官也正是奸贼张番。他今天也不怕辛苦特别积极,在监斩棚里咬牙瞪眼,屁股上就像扎了蒺莉坐也坐不着,也总嫌时间过得慢,就想马上手提朱笔,把所有犯人的名字都一笔勾去,然后,就由刽子手开始行刑杀人。

此刻,沈家满门二百多口全被绑在杀人场上,那些来看热闹的百姓们都被挡在了法场以外。以往杀人,法场四周只围五百官兵把守,由于今天杀的是沈王府的人,情况比较特殊,因而也就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前面说过,那三千御林军,除了留下五百人抄家之外,其余的两千五百人,全都在这里维护秩序,他们是刀出鞘,弓上弦,就好像是如临大敌。现在细听整个杀人场四周,到处都是喊声、叫声、哭声、骂声、怨声、恨声、唏嘘声、叹息声,一直不绝于耳。也就是说不管是城里人,还是外面来京城办事的,他们听说了全都来看热闹,真相是开了锅一样,周边是人海茫茫,人群沸腾!以前京城里杀人,还从来未有过这样的场面。这时候,老沈家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身犯何罪,可以说,他们一个个都是稀里糊涂,莫名其妙!根本就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让他们和谁讲理去!这就叫:

有口不让说,有苦不许诉;

有理无处辩,有冤无处伸。

却说沈王府里正当家的李老夫人,一路上被人架着来到法场,眼下就绑在了杀人桩上!一开始,她也被折腾得昏迷过去了,等她苏醒过来以后,睁眼一看,见脸面前站着一些,赤膊光膀子的刀斧手,一个个都手提杀人钢刀,龇牙咧嘴,瞪着一双牛眼睛,活像是鬼怪判官一样。老夫人就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便胆战心惊地问身边的刀斧手:“请问军爷,我们全家身犯何罪?而都被抓来绑在法场?”

刀斧手说:“不知道,我们只管杀人!”

老夫人又问:“这里的监斩官是谁?”

刀斧手回答:“是兵部张将军!”

老夫人道:“他是那个张将军?”

刀斧手说:“听说他叫张番!是兵部的参将。”

老夫人闻听,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哎呀!天哪!”心说这下子完了,真是冤家路窄,因为我老爷和张番奸贼,经常是砍一斧头锯一锯,不对茬口。今天偏偏又让他来当监斩官,恐怕我们一家是非死无疑了,并且还会死得快些!不由得鼻子一酸,两行热泪就如同珍珠断线一般,扑嗒!扑嗒!往下直掉。随后,她又强忍悲痛对身边的刀斧手说:“我想麻烦军爷,让您去禀报张将军得知,老身我要请他来这里问一下情况”。

常言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别看那些刽子手们是经常杀人,而且还都是杀人不眨眼,可他们也是人,也都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并且也和众多的人一样,有同情怜悯弱者和与人为善的好心。只不过,他们是专吃这碗饭的,干的就是这一行,不能以个人的意志而生活,没有办法罢了。那刀斧手也有脑子,就心想,老王爷在世的时候一向爱民如子,曾为国家立下了丰功伟业,做了很多的好事,深受百姓拥护爱戴。如今倒了霉,全家又落了难,她们也都是马上要死的人了,在临死之前要求我为她们,办这么一点小事,我要是不办还叫人吗?我的良心不是被狗吃啦。所以无论如何我今天,也要为她禀告一声,这也算是为我自个积点阴德!便说道:“老夫人请少侯,我这就去向张将军禀报!”说着就赶忙直奔监斩棚而去。

然而,那奸臣张番正在监斩棚里,眯着三角眼,撇着蛤蟆嘴,手捻茅草胡须,正琢磨鬼点子!他是一会儿是咬牙切齿,一会儿又幸灾乐祸!看他那个得意忘形的劲儿,就甭用说他心里有多高兴了。原来他脑子里想的全是,怎么样才能尽快杀掉沈家这些人!因为他害怕夜长梦多,一旦有人保本,皇上又没有主见,耳朵根子一软再变了卦,最后杀不了老沈家的人那就坏了。刀斧手来到监斩棚,走上前去说道:“禀报将军爷!沈府里老夫人让我来请您去一趟,她说有话要与你讲。”

张番闻听此言心中暗暗骂道,你老耆婆死到临头还那么多的事,马上要见阎王了还想弄个清楚?那好!我这就去回答你,让你死后到了阴曹地里也做个明白鬼。于是就让刀斧手带路,他随后便紧跟,向着拴老夫人的斩桩地方而来!当他来到老夫人的面前时,就吹胡子瞪眼的说道:“老耆婆!听说你要找我,有什么事情?”

沈家老夫人一看张番来了,就问:“张将军!我们全家究竟犯了什么罪?违了什么法?就被稀里糊涂的,绑架到这里要开刀问斩?请你告诉我是何原因和怎么一回事?那么我们就是死也想死个明白”。

张番骂道:“你个老耆婆!死到临头还要打破砂锅问(璺)到底,那好吧!我就满足你的要求,跟你说个清楚,讲个明白,等你们全家到了阴曹地府,也不会再埋怨别人了”。

老夫人道:“你讲!”

奸贼张番说:“你听!皆因为今天是三六九日,为满文武百官朝王参驾,君臣共商国家大事的日子。清晨一大早,皇上正与文武大臣们,在金殿上议论国事,这时候,从后宫里跑出来一个太监,他说西宫娘娘得了急病,要皇上立刻回宫,皇上听了就回宫了。且不大一会儿又回来啦!说是娘娘千岁想见众位大臣一面,让文武百官前去探望!而后就由太监引路,大臣们都去了西宫院,探过了视,问完了安,都回到了八宝金殿。而只有你家老爷硬是赖在那里不走,让娘娘陪同吃酒,可三杯酒下肚后,老匹夫就心生邪念假装醉酒,调戏娘娘!据说还要行奸。并又口出狂言,贬低皇上,又有篡位忤逆之心,犯下了欺君之罪!可等到他酒醒过来之后,自知理亏,觉得自己错了,趁人都不在就畏罪自杀,头撞墙而死。皇上得知后便大怒!传下圣旨,把他大卸八块,就在西宫院里架上油锅,把尸体放入锅里油炸几滚,之后,又抛掷荒郊喂了野狗;还把人头挂在,午朝门外的百尺杆上示众。也是你家老爷罪大恶极,万岁又传旨,让我带兵抄斩你们全家,这就是一切事实经过!”张番说完,扬长而去。

沈家老夫人听了这一凶信噩耗,犹如五雷轰顶,万支金镝刺心,千把钢刀刮骨,一时间只觉得天旋地转!尔后就“哎呀!”一声昏死过去。再说人没有不怕死的,那怕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或者视死如归的勇士,就是经常和人玩命者,若是真正对待死亡时,也有胆怯和恐惧之感,只不过一瞬间时间很短暂,有的虽然没有表露出来,但在内心里绝不相他的表面,一切都无所谓。这时候,那在旁边不远的地方,就绑住一位沈家少爷,他一看母亲昏了过去!不由得悲痛万分!便连声喊叫:“母亲!快醒醒!母亲!快醒醒!你快醒来呀!”……

时间过了片刻,老夫人才苏醒过来!但见她痛断肝肠,止不住的眼中泪是一个劲地往下掉!且又语重心长的说:“儿啊!对于此事你是怎样认为的?你能相信你的父亲,会干出来这事吗?”

少爷说:“母亲!孩儿根本不相信,我家爹爹会干出这等事来!”

老夫人道:“我儿说没错!你家爹爹肯定不会做出这样事,这是圈套和阴谋!他是冤枉的!为娘认为:其背后必有原因”。

少爷问老太太:“母亲!我们又该如何是好呢?”

常言说人将死言也善,鸟将死则哀鸣!老夫人长叹了一口气说:“儿呀!如今不光你父遭到毒手,被那西宫贱妃陷害,而且又株连了我们全家,看来这天大的冤枉和仇恨,今生今世是报不了啦!只有来生来世再报吧!”说着则泪如雨下!……

世上有很多人都是这样,心中有了委屈在伤心绝望的时候,都是说我的冤屈在阳世报不了,我要到阴间如何、如何!其实这都是一种,没有指望的精神依赖和自我安慰。常言说“人死如灯灭!”当你活着的时候,疙瘩就没有办法解开,那么你死去后又能怎么样?难道说就有办法了?我看是枉然。试想,你到阴曹地府阎王爷会给你伸冤吗?再者说,有没有阴曹地府和阎王爷,还得另作一说,因为,这些都是虚无飘渺及玄幻之说!还不知存不存在呢?……

此刻,沈家少爷只气得七窍生烟!二目圆睁!锉碎了钢牙!他劝说母亲道:“您老人家也不要伤心难过,反正人活百岁也是死,不如早死早托生,咱们家的人活着要顶天立地,死了也要当鬼雄。就是头砍掉了,也只不过是碗口大个疤瘌,只当是刮大风刮掉个草帽子,像我这样再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如果今天死了就不说,要是死不了还能够活着的话,这笔帐我是一定要算,这个仇恨是非报不可!”……

老夫人道:“儿啦!现在你说这些都是没用的话,可能今生今世咱们全家都没有机会了!”

公子说:“咱们就是死了冤魂也要变为厉鬼,我非要找那贱妃报仇不可!”娘俩正在说话,就听背后“呼嗵!”响了一声大炮。

过去杀人,把犯人绑在斩桩上,要在行刑前鸣放三声大炮!这头一声为“送信炮;”第二声为,“催魂炮;”第三声是“要命炮!”只要三声大炮响了!刽子手们就会抡起大刀砍下!而人犯的头颅就像西瓜一样,滚落到地上。

这第一声炮一响过老夫人就大惊了!不由得开口骂道:“好你西宫小贱妃,我老爷与你何年仇来何年恨?何年的疙瘩没解开?你不该把他残害致死又诬陷,如今又株连到我们全家人。在此老身也恨小昏王,我家老爷一生中,南里杀来北里战,为你们朱家出生入死打天下,保你昏君坐江山,到头来却落了个这样的结果?叫了声苍天你为何不睁眼?喊声大地怎么不把人可怜?”可说她是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接下来,老夫人又骂张番贼:“张番贼子!我老爷和你同朝奉君,同殿称臣,你应该不看僧面看佛面,不念鱼情也须念水情!鱼情水情都不念,也不该抄斩俺居家满门庭!”老夫人是悲哀悲痛正数落,这时候,又听催魂大炮响了第二声。

长话短说,天到午时三刻,第三声大炮一响,就看刀斧手们一个个抡起鬼头大刀“咔嚓嚓”一会儿功夫,就把沈家的二百多口人全部斩首。接着,张番传令让人把一具具尸体都抬到一起,按照沈王府的花名册一个个地查对!尔后,不管男女老幼都要抛进,事先在附近挖好的一个大墓坑里,全部埋在一起。诸位可以想象得到,他们这样的对待沈家是多么的残忍!所以,这就使人想到了“富贵如同春梦,功名好似烟云”那句话,同时,也说明了权重危机,树大招风!后人有诗曰:

王爷终生保大明,忠于皇上立战功。

光明磊落遭诬陷,株连全家都丧生。

人生芳秽传千载,世上荣枯无百冬。

却说军兵们按照沈府里的花名册,经过详细清点查对就发现,缺少了二十几人不在其中,然而,就有沈王府的小公子沈英杰,和一些年轻家丁们不在之列。张番得知消息后就吓得魂不附体,不由得激灵灵打了个寒噤,马上出了一身冷汗!便在心中暗暗地叫苦,心说我的妈也!这一下可是张罗里拍屁股--膨圈掉了底!我算是捅了蚂蜂窝,可是惹不起了。你说他们老沈家跑谁不行,咋就偏偏跑了这个小祖宗!真是怕鬼有鬼他可是惹不起,则给我增添了心中大患,真让俺老张难以消停和安生了!……

你道:“奸臣张番为何这样畏惧沈家小少爷?”

前边说过,因为别人都好对付,唯有那沈家的小公子,也是排行最末的一个小少爷,确实是不好对付的。他的名字叫沈英杰,今年一十八岁,本是上界白虎星下凡来到人间!他自幼就开始习文学武,由于天资聪慧,读书过目不忘,练武一学就会。家中为他请过不少先生和名师传授指导!是文韬武略,德才兼备,智勇双全!论文才是满腹经纶;论武艺不管是马上和步下,以及器械、拳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说是武艺高强,勇贯三军,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个不好惹、很难缠的主,然而就让奸贼张番很害怕。

所谓,十八般武艺则分为,马上九长,步下九短。马上九长是枪、刀、棍、棒,戟、叉、斧、槊、鎲;步下九短为鞭、锏、锤、抓,杵、钩、剑、拐、镰,而在诸多器械里,刀是兵器之帅,枪是兵器之王。小少爷沈英杰,就是手使一杆银枪,可说是无人能敌,其才智如周郎,武艺赛子龙,而人品又长得英俊、潇洒和漂亮,就好像是罗成转世,潘安再生,在京城里是个出了名的美男子。

然而,这一下却没有杀了沈英杰,所以奸臣张番就心慌了,他是非常害怕心说糟了!这回斩草没除根,可留下个大祸害,沈嘉禄的小儿子要是知道了,他们全家人都是我杀的,还不找我张番算帐。如果我要独善其身,就必须不择手段,干脆就来个一不做,二不休吧!他的鬼点子也多,眼珠子一转就计上心来!于是就吩咐手下人,立刻去通知各个城门口封闭城门,并在城中各个街道口设卡,开展全城大搜捕。凡是发现了嫌疑之人,都要通通地抓起来审问!宁要错抓一千,也不放过一个!并且还派出人手,四外打探沈英杰的下落,一经发现和有了线索,要不惜一切代价,缉拿归案。

命令一下达谁敢不听,这回可就苦了北京城里的老百姓,官兵们就像是夜猫子进宅,让各家各户人人倒霉遭殃!那些士兵们也凶得狠,一个个如同虎狼。且又像是无头苍蝇,到居民百姓家中,都是破门而入,不是翻箱倒柜,便是打人骂人,就是犄角旮旯里,也要胡乱翻腾个遍。有的还趁机敲诈勒索,甚至是抢窃和奸污妇女,只闹腾得整个京城里,就像是开了锅一样,满城的黎民百姓都怨声载道,愤愤不平。

可是抓了许多人,经过盘查审问而又都不是,最后一打听,沈王府周围的住家户,才知道在早起五更里,天还没有亮,则有人看见沈府里的小少爷,就带着一群家奴骑着马、牵着狗,还有人驾着鹰,出城打猎去了。张番又派人询问了,昨天夜里守卫城门的军兵,也有人证明说他们真是出了城,而且是往西南方向去了!究竟要到什么地方?却没有人能说清楚,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