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丞相之孙

狗子的亲生父母?

没错。这就是十七年前,在苗镇被白家军参将所杀的那对名士夫妻,狗子的亲生父母。

暖看到了狗子伸手捂住胸口,面露痛苦之色,急忙关切地轻抚着她的后背,“怎么了?”

知人忙也放下了酒杯,十分关心,“妹夫有心疾?”

狗子摇了摇头,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从没有过这种感觉,心脏像被揪住了一样。

画像上的小夫妻让她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但她没将心口疼和画像联系在一起。

还好,那种心悸只是一闪而过,狗子恢复了正常。

“这对夫妻是何人?”狗子问道。

知人:“你没事儿了?”

狗子摇了摇头,“没事儿了。”

知人见狗子好像真没事儿,才回答她的问题,“此乃两淮名士徐知焉夫妇,当朝徐丞相之子,画像上是十七年前的模样。”

“十七年前,叛军兵临两淮府,徐知焉夫妇就此不知所踪。十七年来,徐丞相一直在托人四处打听。得知……”善察顿了一下,差点把真实身份泄露出来,“得知我等此次来两淮府,特意托家祖代为寻访。”

“十七年没有音讯,恐怕早已不在人世了。”狗子说。

善思道:“但徐知焉乃徐丞相独子,不甘心,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暖插嘴道:“十七年了,还上哪儿见尸,见了也认不出来。”

知人道:“妹夫不必放在心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肯定早就死了,但既然是丞相所托,也只好做做样子。”

狗子十分惋惜,忽然心念一动,“这两幅画像能否送给在下?”

“当然。”知人说,“画舫还有一沓。”

狗子让暖收了画像,这个话题就翻过去了。狗子做梦也想不到,画像上的人就是她的亲生父母,那位徐丞相,就是她的亲爷爷。而徐丞相可能压根不知道有她这么一个孙女,她也不知道有徐丞相这么一个爷爷。

知人很高兴,叫了几个姑娘。还好,叫的都是清倌人,一边喝一边吟诗作赋,行的酒令全是诗词歌赋。

知人不但武艺高强,酒量大,文采也极其惊艳,酒过三巡,诗兴大发,叫来纸笔,挥毫写就一首五言绝句《敬妹夫》:

花前月下醉心潇,

杯酒高歌忘尘嚣。

笑看红尘浮世事,

一曲清风自在飘。

从诗中可以看出知人的洒脱,大家纷纷叫好。狗子和暖的诗兴同时被勾了起来。狗子也挥毫写下了一首:

冷风拂面意自秋,

天真无邪岂真休。

浮华一梦终虚幻,

凭空空谈自寻愁。

狗子这首诗,有点嘲讽的意味。当然嘲讽的不止是知人,也包括他自己。

知人虽然醉了,也看得懂,但丝毫不以为意,反倒十分欣赏。

狗子把笔递给了暖,“你也来一首。”

暖当仁不让,早就憋半天了,挥毫而就:

酒后醉鬼横街走,

口齿不清语迷糊。

一身臭气招人嫌,

酒醒方知醉态丑。

“这是说我呢!”知人看了暖写的这首诗,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善察善思同时赞赏地望着暖,暖替他们说出了心里话。

善思笑着说,“可惜,酒醒也不知醉态丑。”

善察收起了暖写的那首诗,“这首诗能否送与在下?”

暖迟疑了一下,看了看狗子。

狗子还没表态,善察又跟上了一句,“在下想将此诗悬于堂上,以便能时时鞭策二叔。”

暖的才情虽然被知人忽略了,却引起了善思和善察的注意。

狗子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兄弟二人,其实这兄弟二人也不错,不管哪个,都配得上暖,都是上佳的备胎。

几个清倌人也来了诗兴,你一首我一首写了起来。

这就是知人喜欢来青楼的原因,跟青楼女子有共同语言,和世俗女子玩不到一块儿去。

知人对清倌人有礼有节,即便是喝多了,放飞了,都不会逾越一步,手都不碰一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狗子有些内急,起身离开包厢,走进了厕所,解开裤带,刚尿了一半,知人闯了进来,朝狗子裆下一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